新華社記者 趙怡寧 董小紅 楊華
監(jiān)護儀的滴滴聲、急促的腳步聲、醫(yī)護人員的溝通聲……在急診科,一扇365天24小時敞開的大門,是許多危急患者的“生命通道”。
在“5·12”國際護士節(jié)來臨之際,記者走近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急診護理科的護士們,傾聽這群急診護理“尖兵”背后的故事。
身著藍白色工作服,快步穿行于病床間,一邊檢查監(jiān)護儀數據,一邊回應家屬詢問……36歲的陳意,已在急診科工作12年。對他而言,連軸轉已是“家常便飯”?!霸诩痹\科當護士,特別考驗臨床思維和應變能力。每天都不清楚下一刻會遇到怎樣的病人?!标愐庹f。
來自四川仁壽縣的陳意決定當一名護士,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經歷。
當時還在讀高中的他,目睹醫(yī)護人員冒著余震搶救傷員的情景后,深受震撼。“護士緊緊握住傷員的手,給傷員清理換藥,給大家?guī)砩南M?;從此之后,護士這份工作就在我心中生根發(fā)芽?!标愐庹f,2013年,他如愿進入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急診科,實現了自己的夢想。
與其他科室不同,急診科危急重癥患者多,護理工作節(jié)奏快,更鍛煉人?!凹痹\科的護理工作雖然很累、很有挑戰(zhàn),但能迅速成長?!标愐庹f。
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第三病區(qū)護士長兼急診科科護士長高永莉介紹,作為西南地區(qū)危重病人搶救中心,急診科平時接診的危重病人就比較多。“這就意味著急診科的護理人員,不管是從體力還是從技術上,都要達到很高的水平?!备哂览蛘f。
為了更好地護理危重患者,急診科護士還需要擁有“十八般武藝”。
“例如靜脈輸液,看起來簡單,但如何在危重病人本就十分脆弱的血管上開通輸液‘生命通道’,我們還成立了專門的團隊研究這個事情?!备哂览蛘f。
急診科是突發(fā)事件時接診病人的最前線,在搶救生命的賽道上,分秒必爭不是口號,而是“肌肉記憶”。
2024年,成都一家酒店突發(fā)火災,收到需要接診火災傷員的消息后,高永莉第一時間組織值守護士做好接診準備?!霸谕话l(fā)事件護理時,我們每個護士都各司其職,井然有序、忙而不亂?!?/p>
近年來,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急診科護理團隊也在不斷壯大,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。在急診科,“80后”“90后”護士占比已超過80%;急難險重時刻,他們從未退縮。
2022年,瀘定縣突發(fā)6.8級地震。在通訊中斷、危險未知的情況下,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援助醫(yī)療隊陸續(xù)診斷傷員42人。
“在地震災區(qū),我們9名支援隊員在2輛救護車上住了幾天,夜里也不敢深睡,經常被余震搖醒。但看到昏迷的傷員在我們的護理下逐漸蘇醒,危重病人情況日益好轉時,會油然而生一種強烈的職業(yè)自豪感?!敝鲃訄竺尤脶t(yī)療隊的陳意說。
護士節(jié),對急診科的護士而言,既是慶祝,更是激勵。
在高永莉37年的職業(yè)生涯中,她親身感受到護士社會認可度的變化:“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護理對病情恢復的重要性,愿意報考護理專業(yè)的有志青年也越來越多?!?/p>
在護士節(jié)前夕,陳意被評選為“華西青年榜樣”,在人才濟濟的四川大學華西醫(yī)院,這份榮譽來之不易。
“怎樣才算是一名好護士呢?我覺得過硬的專業(yè)本領是基礎,還要有一顆永遠對病人認真負責的心?!标愐庹f,眼神中閃耀著對工作的熱愛。